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峡州剌史崔昌遐秘书监 唐 · 薛廷圭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七
敕。
令之出牧。
优贤之任也。
苟昆弟当涂
即不敢膺其选。
避膏粱而示谦畏者。
果能行之。
乘气焰而苟温足者。
或自便矣。
具官崔昌遐
昔以令季。
作镇衡湘。
愿分使符。
出守荆楚
辍自秘府
委之夷陵
二天方惠于疲人。
三入复苏于旱岁。
亟陈章表。
牢执撝谦。
以为手足秉钧
固绝饥寒之患。
簪缨委地。
宜均休戚之怀。
且惜分飞。
惧妨贤路。
操履如是。
在志不回。
凡今之人。
兹用嘉尚
况尔践扬华显。
彬蔚彩章。
际此修途。
资之明识。
又安敢置尔于要剧之地。
烦尔于撝揖之劳者哉。
眷言三阁。
实秘九流。
简求常在于清贤。
临长必先于儒者。
矧留虚位。
允属佥谐。
更增驭贵之荣。
不改秩宗之任。
承休宠。
勉务优闲。
正议大夫秘书监
嘲崔垂休(胤字垂休。变化年,惑妓人王小润,费甚广,尝题记于小润髀上,为为山所见,赠诗云云。为山名就字衮求,失其姓。) 晚唐 · 赵崇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慈恩塔下亲泥壁,滑腻光华玉不如。
何事博陵崔四十,金陵腿上逞欧书
按:见《北里志》。
刘昌事见杜牧宋州宁陵县记)1094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
今日过宁陵,闻县令言,前令晏昙刘昌
事迹见杜牧集,甚壮伟。
宋子京独不信,以为无有。
子京信李蘩记其父泌、崔胤记其父慎由事,皆以伪为真,独不信杜牧事,可笑也。
按:李蘩作《家传》,记其父居鬼谷,并与仙接。子京亦曰:「蘩所记浮侈不可信,姑摭其实者如上。」崔胤记其父晚无子,遇浮屠生,乃名继。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鸣场屋老书生,晚节蹉跎百不成。
旧试卷忘涂注乙,新吟藁漫草真行。
柄臣全似逢崔胤座主徒劳识李程
第五阿房关许事,樊川终自有诗名(自注:予别省侥倖第一,廷对考官常挺赵日起文天祥擢予第一。宰臣贾似道降为二科之首,升甲科。)
大臣论上106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苏文忠公全集》卷四、《古文集成》卷三二、《文章类选》卷一一、《文编》卷三○、《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一六、《名世文宗》卷二六、《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二九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以义正君而无害于国,可谓大臣矣。
天下不幸而无明君,使小人执其权,当此之时,天下之忠臣义士莫不欲奋臂而击之。
夫小人者,必先得于其君而自固于天下,是故法不可击。
击之而不胜身死,其祸止于一身;
击之而胜,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
是以《春秋》之法,不待君命而诛其侧之恶人,谓之叛。
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是也。
世之君子,将有志于天下,欲扶其衰而救其危者,必先计其后而为可居之功,其济不济则命也,是故功成而天下安之。
今夫小人,君不诛而吾诛之,则是侵君之权,而不可居之功也。
夫既已侵君之权,而能北面就人臣之位,使君不吾疑者,天下未尝有也。
国之有小人,犹人之有瘿。
人之瘿必生于颈而附于咽,是以不可去。
有贱丈夫者,不胜其忿而决去之,夫是以去疾而得死。
汉之亡,唐之灭,由此之故也。
自桓、灵之后,至于献帝,天下之权,归于内竖,贤人君子,进不容于朝,退不容于野,天下之怒,可谓极矣。
当此之时,议者以为天下之患独在宦官宦官去则天下无事,然窦武、何进之徒击之不胜,止于身死,袁绍击之而胜,汉遂以亡。
唐之衰也,其迹亦大类此。
辅国、元振之后,天子之废立,听于宦官
当此之时,士大夫之论,亦惟宦官之为去也。
然而李训、郑注、元载之徒,击之不胜,止于身死,至于崔昌遐击之而胜,唐亦以亡。
方其未去也,是累然者瘿而已矣。
及其既去,则溃裂四出,而继之以死。
何者?
此侵君之权,而不可居之功也。
且为人臣而不顾其君,捐其身于一决,以快天下之望,亦已危矣。
故其成则为袁、为崔,败则为何、窦,为训、注。
然则忠臣义士,亦奚取于此哉。
窦武、何进之亡,天下悲之,以为不幸。
然亦幸而不成,使其成也,二子者将何以居之。
故曰:以义正君,而无害于国,可谓大臣矣。
赵令公西京留守990年3月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勋业与谁同,萧何第一功。
两朝行直道,万国变淳风。
微恙妨三接,辞荣动四聪。
白麻宣上阁,清洛守离宫。
让表回宸翰,朝辞泣舜瞳。
对深移五刻,官重带三公
凤浴荀池暖,龙蟠洛邑雄。
位尊非借寇,神爽近维嵩
导骑香尘细,肩舆晓雾笼。
下车鶗鴂语,开宴牡丹红。
温树深严(原作岩,据孙本、赵本、经锄堂本改)梦,甘棠蔽芾丛。
趋庭采兰子,投刺茹芝翁
广化如灵鹫,天津似䌽虹。
先皇陵树老,白傅影堂空。
馔思山蕨,秋屏画水荭。
御泉通廨宇,禁柳映帘栊(原作笼,据孙本、赵本、经锄堂本改)
元老优游盛,明君眷注隆。
更须归相府,特地代天工。
永佐千年运,重颁九锡弓。
不同崔四入,正在乱离中。
唐论1060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栾城应诏集》卷三、《历代名贤确论》卷九五、《名世文宗》卷二九、《文编》卷二八、《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九五、《古文奇赏》卷二一、《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八六、《经世八编》卷一三八、《古今图书集成》皇极典卷一六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天下之变,常伏于其所偏重而不举之处,故内重则为内忧,外重则为外患。
古者聚兵京师,外无彊臣,天下之事皆制于内。
当此之时,谓之内重。
内重之弊,奸臣内擅而外无所忌,匹夫横行于四海而莫之能禁,其乱不起于左右之大臣,则生于山林小民之英雄。
故夫天下之重,不可使专在内也。
古者诸侯大国或数百里,兵足以战,食足以守,而其权足以生杀,然后能使四夷盗贼之患不致于内,天子之大臣有所畏忌,而内患不作。
当此之时,谓之外重。
外重之弊,诸侯拥兵,而内无以制。
由此观之,则天下之重,固不可使在内,而亦不可使在外也。
自周之衰,齐、晋、秦、楚绵地千里,内不胜于其外,以至于灭亡而不救。
秦人患其外之已重而至于此也,于是收天下之兵而聚之关中,夷灭其城池,杀戮其豪杰,使天下之命皆制于天子。
然至于二世之时,陈胜、吴广大呼起兵,而郡县之吏熟视而走,无敢谁何。
赵高擅权于内,颐指如意,虽李斯为相,备五刑而死于道路。
其子李由守三川,拥山河之固,而不敢校也。
此二患者,皆始于外之不足,而无有以制之也。
至于汉兴,惩秦孤立之弊,乃大封侯王,而高帝之世,反者九起,其遗孽馀烈,至于文、景而为淮南济北、吴、楚之乱。
于是武帝分裂诸侯以惩大国之祸,而其后百年之间,王莽遂得以奋其志于天下,而刘氏子孙无复龃龉。
魏晋之世,乃益侵削诸侯,四方微弱,不复为乱,而朝廷之权臣,山林之匹夫,常为天下之大患。
此数君者,其所以制其内外轻重之际,皆有以自取其乱而莫之或知也。
夫天下之重在内,则为内忧,在外则为外患。
而秦汉之间,不求其势之本末,而更相惩戒,以就一偏之利,故其祸循环无穷而不可解也。
且夫天子之于天下,非如妇人孺子之爱其所有也。
得天下而谨守之,不忍以分于人,此匹夫之所谓智也,而不知其无成者,未始不自不分始。
故夫圣人将有所大定于天下,非外之有权臣则不足以镇之也。
而后世之君乃欲去其爪牙,剪其股肱,而责其成功,亦已过矣。
愚尝以为天下之势,内无重,则无以威外之臣;
外无重,则无以服内之大臣而绝奸民之心。
此二者,其势相持而后成,而不可一轻者也。
唐太宗既平天下,分四方之地,尽以沿边为节度府,而范阳、朔方之军,皆带甲十万。
上足以制夷狄之难,下足以备匹夫之乱,内足以禁大臣之变,而其将帅之臣,常不至于叛者,内有重兵之势以预制之也。
贞观之际,天下之兵八百馀府,而在关中者五百,举天下之众而后能当关中之半,然朝廷之臣亦不至于乘隙间衅以邀大利者,外有节度之权以破其心也。
故外之节度,有周之诸侯外重之势,而易置从命,得以择其贤不肖之才,是以人君无征伐之劳,而天下无世臣暴虐之患。
内之府兵,有秦之关中内重之势,而左右谨饬,莫敢为不义之行,是以上无逼夺之危,而下无诛绝之祸。
盖周之诸侯,内无府兵之威,故陷于逆乱而不能以自止;
秦之关中,外无节度之援,故胁于大臣而不能以自立。
有周秦之利,而无周秦之害,形格势禁,内之不敢为变,而外之不敢为乱,未有如唐制之得者也。
而天下之士,不究利害之本末,猥以成败之遗踪,而论计之得失,徒见开元之后,兵悍将皆为天下之大患,而遂以太宗之制为猖狂不审之计。
夫论天下,论其胜败之形,以定其法制之得失,则不若穷其所胜败之处。
盖天宝之际,府兵四出,萃于范阳
而德宗之世,禁兵皆戍赵、魏,是以禄山、朱泚得至于京师,而莫之能禁,一乱涂地。
终于昭宗,而天下卒无宁岁。
内之臣,虽有辅国、元振、守澄、士良之徒,而卒不能制唐之命。
王涯,杀贾餗,自以为威振四方,然刘从谏为之一言,而震慑自敛,不敢复肆。
其后崔昌遐倚朱温之兵以诛宦官,去天下之监军,而无一人敢与抗者。
由此观之,唐之衰,其弊在于外重,而外重之弊,起于府兵之在外,非所谓制之失,而后世之不用也。
归仁园记 北宋 · 李复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九、《潏水集》卷六
洛阳泉甘土沃,风和气舒,自昔至今,人乐居之。
青山出于屋上,流水周于舍下,竹木百蘤茂美,故家遗俗多以园囿相高。
归仁园特高于洛,建安江公著晦叔率蜀人杨畏子安西河文及甫周翰维扬孙鳌抃才甫金陵黄符信叔与予往游焉。
园广二百亩,南引伊水,舟行竹间,又散入畦槛,会于方塘。
高桧稚松,若古大夫立而聚议,冠者与童子列侍在后。
残花泫露,若怨而啼;
新荷方出,若敛而羞。
仓庚时鸣,白鸟来下,眺听从容,谐悦人思。
久而穿深径,度短桥,登草堂,清池浮轩,竹木环舍,蓊郁幽邃,与外不相接,若别造一境,在远山深林之间。
众意皆适,举觞不辞,客有谂予曰:「园何名乎归仁」?
予曰:「此唐丞相奇章公牛思黯之别墅也。
思黯尹釐洛师,筑第于洛之东城,营别墅于南城归仁里,后人以旧里名之」。
又曰:「昔闻牛氏多石,石可闻乎」?
予曰:「思黯喜奇石,方当国,人皆以奇石媚之,出守维扬六年,所得佳木奇石皆置于此。
石有三品,太湖为上,天竺为次,罗浮为下。
三品中又分甲乙丙丁,取其形势肖类而为之名,若风流幽独、野逸峭直之类,皆就刻之。
思黯晚自循州归,终老于此。
其子蔚避巢寇之乱,潜于长安南山祖居,次子丛避崔胤之祸,逃于山南,馀者无闻,园自此荒。
五代洛城荡为灰烬,况牛氏之物乎」?
曰:「郊坰原隰,园囿固有广且大者,于都城之间,兹园亦若是之广也」。
予曰:「兹园本朝尝为参知政事丁度所有,后散归民家,今中书侍郎李邦直近营之,方得其半。
旧传思黯清尚,今观园囿犹如此之大,况于甚者乎」?
客又谓予曰:「牛、李分党,得罪于时,旧史与小说所载不无私意,公其论之」。
予曰:「方李吉甫为相,思黯对策诋讦,吉甫憾之,隙由此起。
思黯李直臣之罪,不纳韩弘之赂,众所共称。
然三秉国钧,姑务保身,以私憾沮文饶维州之策,云西戎怒气直辞,不三日至咸阳桥,虽百维州何用?
文宗从之,使一城忠顺之人痛戮于贼手,文宗后虽悔悟,又何及焉!
至宣宗大中三年杜悰益州,复收维州西戎未尝犯边,误国大事如此。
上党刘从谏来朝,纵去不留,及其子稹叛,文饶独决策平之,在洛中闻稹败,出声大恨,兹岂大臣之用心哉!
文饶殿剑南,遂收维州,欲使生羌三千人烧十三桥,捣戎腹心,以洗久耻,是韦皋二十年至死恨不能致者,此机画可见。
后擒刘稹,平太原,破回鹘,迎还公主,使唐室纪纲复振,蕃臣畏凛,诸人安能及?
惜其才有馀而德不足。
若论术业,思黯殆远矣。
君天下者以听断为,唐之宪宗专任裴晋公武宗专任李文饶,皆能缚奸平僭,文宗思黯挟私之语,遂失之藩篱,此优劣可知也」。
众莫不然,曰:「今日雅游,一席之论非易得也,请公志之」。
予不暇杼思脩辞,姑直录问答之语以为记。
崇宁四年三月记。
主柄论 其二 宦者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〇七
臣闻三代之制,凡在君侧,皆卿大夫士。
夏商之世,未闻有宦者
《周官》虽有阍人之职,止乎掌王宫中门之禁,稽出入,时启闭,扫门庭而已,非所以预政令,总权务者也。
周道衰微,官纪紊乱,而寺人、巷伯稍见乎诗传。
至于秦汉,列为近职。
然帷幄亲密之地,省闼左右之任,宣受诏命,陪从舆辇,自诸常侍谒者之职,多为士人儒者之选。
武帝临御长久,留连盘娱,数燕游乎后庭,颇疏隔乎朝士,故请奏机事,多由宦者,而始得政矣,遂为两京丧败之基焉。
东汉孝安之后,继以女主临朝,阴势相乘,中官遂大,专断国命,掌握衡轴。
贤才死于钩党,黎民弊于涂炭,三纲错乱,四海翻离,害遍生灵,毒满区夏。
桓帝乃始比超、悹于伊、旦,灵帝方更指让、忠为翁母。
书传所载覆亡之迹,未若桓灵之际也。
唐太宗定制,内省官阶不得逾四品,而其数不及百员,但分掌五局,及在閤门守禦,黄衣廪食而已。
明皇缵御,崇重宫臣,乃至爵为国公,门施棨戟,中官之数遂及三千。
则有衔命四方,监军诸道,宣传密旨,主当要务,诣一郡,至一军,诛索货赇,必千万计,摇动天下,紊乱朝经。
内则思艺为林甫之腹心,外则璆琳为禄山之耳目,以至养成祸变,倾覆基祚。
于后肃宗辅国之逼,而不得全父子孝慈之性;
代宗元振所掣,而不能庇将相股肱之臣。
德宗自山南蒙尘而还,不欲武臣典亲兵,乃置两中尉,分掌左右神策、天威等军,而委宦者主之。
由是禁卫兵权之重,悉归于中官矣。
兰锜将臣,藩岳戎帅,自其蓄育,由之遣置,威福之柄,非复天子所执。
元和神武之功,犹不书葬;
昭悯童昏之乱,宜难自全。
士良虎视于太和之朝,令孜鸮张于乾符之后。
逮其季世,王室如燬,南北朋比,中外乖疑。
内则阴邪恶类秉枢机,外则险贼奸人居相位。
争权交噬,刺骨相复。
崔昌遐辈连结强帅,向导全忠,本为自援之谋,遂成移国之祸。
是非一朝一夕之故,所由来者渐矣。
或曰:三代而下,一统承平之治国,惟汉唐焉,而其颠覆丧败之祸同。
由此迹历世则不然,何欤?
臣对曰:是惟一统承平之治国,而后同此柄也。
何欤?
曰:夫为国者,不在外难,必有内忧。
自非圣人,孰能戒慎乎无患,忧惕于既安?
当其一统为大,无艰虞之急;
承平久治,有骄汰之志。
匪勤惟懈,逸欲是寻,几务密猷,委之近习
大臣从容而议,存大体而略细故;
憸人窥伺其隙,乘机会而窃事权。
故弊积于甚微,慝生于所忽。
汉唐之所以乱也。
夫魏氏至于江左,疆事外扰,朝廷多虞,虽有暴慢之君,荒残淫僻,危窘毙灭,势不得长,嬖佞奸孽,旋亦夷殛。
故上权之坠于下也,无滋蔓深固之势,抑时有缓急,其间不足容乎因循之暇尔。
臣故曰:是惟一统承平之治国,乃同此祸也。
噫!
弊之来也既久矣,其亦奈何?
姑可取戒乎汉桓灵之事,勿使预乎刑狱,以免其诬染善良之虐乎。
姑可取戒乎唐明皇之事,勿使衔命出使,以省其怖动郡县之威乎。
姑可取戒乎肃、代、德之事,勿使侵盗军旅,以收其把握天下之柄乎。
是三者不失,则人君之所以据图御世,士大夫之所以输忠事主,烝民之所以宅生托命,可以保全而不陷于非道矣。
杂咏一百首 其四十九 崔昌遐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本欲除阉腐,安知召寇戎。
缁郎不为相,朱贼得称雄。
仲昭感赋丙寅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押庚韵
光绪三载君始生,仲冬壬戌微雨晴。
若翁草疏昼闭閤,我来小坐闻啼声。
悬弧出告一笑乐,曰陈曰潜咳而名。
前尘历历君已艾,乞画使我百感并。
敬舆王佐斥不用,唐祚陵替风先萌。
朱三崔胤厚相结,纵百韩偓焉扶倾。
君编奏议昨进御,辨奸两札声铿宏。
行朝拊髀惜忠谠,嘉汝风矩书以旌。
丝纷幅裂类五季,国维垂绝需交撑。
生三事一本童习,橐饘包贡惟其诚。
钓台有松干离立,图此敢与双栝衡?
廿年苦语倘未忘,相勖晚节仍坚贞。
后梁二主朱温赐名全忠更名晃,以丁卯篡唐,称梁太祖,在位六年。子友圭弑之自立;友贞诛圭,即位,更名瑱,是为末帝,十一年。癸未,后唐兵入,自杀。共十七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词韵第六部
朱温砀山一民,从黄巢为盗。自华州脱降,即为河中招讨赐名全忠。唐末之赏盗如此,能令奸锋稍杀乎?克用破巢复京,而为全忠所袭。讼之于朝,仅得优诏和解,不愈滋降贼之鸱张乎?既而破秦克蔡,威势益盛。王爵甫进,遂以崔胤密诏,举兵挟主。凤翔攻围,甘为夺天子之贼;椒殿弑逆,岂真繇奴辈而成?宝册如梁,虽本诸公推戴;他日灭族,亦如其兄夙言。夹寨之攻,惊闻李亚子;柏乡之战,已尽梁精兵。诸儿非敌,葬地终无。老贼万段,事急计生。腹背之刃,不在世仇之李氏,而在悖逆之友圭;岂天之假手,以出椒殿之声,以瞑济阴之目耶?均王讨圭即位,虽无荒淫之失,而宠信赵、张,疏弃故老。刘鄩败绩,彦章就擒。河上之军尽亡,卧内之宝已失。若夫见危授命,宁断首于皇甫麟,而不俟李氏刀锯。末帝要为有人心,不得谓朱三儿皆豚犬矣。梁庙既毁,同追废为庶人;温尸未焚,仅削除其封树。予犹有遗恨焉。嗟夫!温之父以《五经》教授乡里,其兄全昱知灭唐所以灭族,其子友贞能守国君死社稷之义。温也上愧厥父,中愧厥兄,下愧厥子。岂特为唐室之乱臣,受恶名于万代哉?
朱三本是砀山民,从巢为盗始抽身。
名甫脱忠名赐,已袭沙陀复破秦。
蔡州克后兵逾盛,河中请幸国初沦。
巧楼恸哭移车驾,执板为歌出相臣。
夺天子贼长安入,此人非复向来伦。
九曲九王归一水,流清流浊总河漘。
椒殿恶名岂奴负,济阴宝册任兄嗔。
可怜号哮孙供奉,羞杀当年舞蹈循。
三百唐家虽灭社,太原馀孽已窥闉。
经营那得藏凶地,腹背终须露逆釿。
郢王授首归廷谔,末帝衔刀俟甫麟。
削封毁庙犹轻典,老贼何当作庶人。
东汉宦者 北宋 · 苏过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一
先王之有天下,贵无事而贱有功,以为功非盛德之事也。
雨之为功也以旱,食之为功也以饥,药之为功也以疾。
夫不旱、不饥、不疾,物何自而为功哉!
虽然,君子之功,则庶几焉。
小人之功,祸乱之道也。
雨止于济旱,食止于已饥,药止于已疾,君子之功也。
雨至于淫,食至于餍,药至于过,其伤人多,岂非祸乱之道也?
《师》之「上六」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呜呼!
小人有功,亡无日矣。
何以言之?
止功而赏不足则怨,怨则乱;
赏称其功则骄,骄则专。
君将不堪,则图之矣。
然吾又与小人谋去之,其祸则又甚矣。
胜则权移于人,败则身任其祸,卒之于亡也。
吾观东汉之季,始丧于宦官,终丧于权臣。
何也?
小人有功之患也。
郑众窦宪功显孙程以立顺之功奋,五侯以梁冀之功偪;
中常侍矫杀陈蕃、窦武,遂擅国命,非大剪戮之无以谢天下也。
而袁绍之惩小人之功,使董卓除之,宦官少衰而炽矣。
流及傕、汜之乱,曹操卒以勤王之功代汉,岂非小人有功之过欤?
夫唐亦然。
自肃、代以求宦人典兵,虽无四夷之功,而有立储之私,至谓天子为门生,天子亦自德之曰:「朕不忌,尔援立我也」。
其敢忤之哉?
刘季述之变,韩全诲之迫,有自来矣。
崔胤乃以朱全忠除之,全诲死而唐亦亡矣。
天下之权一耳,不在此则在彼。
吾既失之矣,不假手于他人,何自得之哉?
然其人能曰:取之而复以归我者,盖鲜矣。
故权之移人,自亡形成哉!
汉、唐亡于宦官,非曹操、朱全忠也。
夫以刃决痈,爱生之至,然得不死于痈,而死于刃,其与几何?
阳虎欲去季孙,不克而出,鲁之福也。
使阳虎有去季孙之功,鲁之国政,欲安归哉?
其僭于季孙也,必有甚焉。
赵王伦以灭贾氏而至于篡,齐王囧以谋孙秀而至于专,其馀诸王,更相屠戮,以盗威福,卒贻天下之乱,晋由东徙,小人有功之祸也如此,可不畏哉!